“學科服務創新與深化”高層論壇在清華圖書館舉行
12月21日,由清華大學圖書館、《圖書情報工作》雜志社聯合主辦、中文在線協辦的紀念中國學科館員制度創立20周年“學科服務創新與深化”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圖書館逸夫館圓滿舉行。
論壇上,來自圖書館行業的專家學者及嘉賓130余人,共同回顧和總結了20年來學科服務發展情況,分享了學科服務實踐中的成績與經驗,并針對未來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創新與優化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復盤學科服務成績與經驗,探討未來布局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為大會致辭。他對20年來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學科館員和學科服務工作表示極大的肯定和贊揚,并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圖書情報工作》雜志社社長、主編,中國科學院大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系主任初景利也在致辭中強調:“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學科館員制度為學術研究、學科建設等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未來我們要進一步優化學科館員制度和學科服務工作,推動圖書館服務實現更大的跨越。” 論壇上,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建龍、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陳進、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王新才、人民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祝小靜、同濟大學圖書館黨委書記慎金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館員李玲,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袁青、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王宇、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王有強等多位專家學者先后作主題報告,為與會者帶來圖書館學科建設的寶貴分享。 其中,陳建龍在《向心而行 戮力而為 —— 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實踐與探索》的主題報告中,基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案例,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了學科服務的內涵與本質,以及新時期學科服務的轉型之路。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陳進則在《泛學科化服務的創新之路》的主題發言中,對近年來上海交大圖書館學科服務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回顧,圍繞“泛學科化服務”的核心理念,在頂層設計、體系布局、工作開展、人員團隊建設等方面,提出了眾多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王新才作《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之度》主題報告,從“用戶需要什么樣的學科服務”切入,就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廣度、深度等展開全面探討。 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王有強在《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本源與創新》的主題報告中,從科研人員學科服務需求度、學科服務工作內容復雜度、學科館員任職勝任度、科研人員與學科館員關系度等幾個層面,針對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向度、內容、特點展開深入解讀。 創新引擎驅動,助力圖書館服務全面升級 作為多家高校圖書館在數字閱讀領域的合作伙伴,中文在線教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杜嘉、研發中心常務副總經理朱厚權應邀出席本次論壇。朱厚權在論壇上作《建構數字人文的研究環境和訓練環境的探索——以“引得”CBDB為例》主題報告,為與會專家和嘉賓解讀了中文在線在學科服務領域的布局和實踐。他提出,在數字化、智能化的時代浪潮下,圖書館學科服務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給廣大師生及研究者帶來更好的服務支持。 CBDB正是將計算機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系統性地對中國歷史上所有重要的傳記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為使用者提供多向度研究分析支持和可視化的成果輸出,對人文研究大有裨益。截至目前,該數據庫共收錄超過 43萬人的傳記、著作資料。 朱厚權還介紹到,隨著AI技術的發展,中文在線也積極布局AI智能產品。日前,中文在線AI圖書館服務型機器人圖小星已進駐清華大學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咨詢問答、圖書檢索、圖書推薦、圖書借閱、黨建宣傳、活動宣傳等服務,受到師生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論壇活動圓滿結束,初景利在總結發言時強調,對于圖書館學科服務的事業來說,新的征程正在啟航。期待未來更多高校圖書館、企業能夠進一步參與其中,一起探索學科服務模式和方法的創新,為新時代的圖書館服務升級貢獻更多力量。
2018-12-21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