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之磊:數字出版面朝當下,指向未來
轉自:《中華兒女》雜志
記者:華南
從最早紙書電子化的數字閱讀文本模式,到現在大量網絡原創網文;從傳統文字閱讀,到現在“文字+圖像+視頻+游戲”的全媒體呈現形式;從電腦閱讀終端,到無處不在的手機、專用電子書閱讀器等移動終端數字閱讀……
2000年創業至今,19年間中文在線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帶領中文在線見證、參與、推動了中國數字出版業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中國數字閱讀率也從2015年首次超過紙質閱讀0.1%,到如今以76.2%的接觸率占有絕對優勢,將數字出版業帶向一片新天地。
面朝當下,指向未來。童之磊先后將“超級IP”、“雙輪驅動”、“文化出海”等新戰略作為中文在線發展新路徑,繼續在數字出版領域開拓前行
“超級IP”將數字出版推向3.0時代
2018年,中文在線“IP一體化”戰略開始見效。
這是童之磊在2016年為中文在線提出的全新戰略。其實,中文在線早有這樣的機遇,2013年,劇本來源于熱銷小說的《后宮甄嬛傳》播出,成為收視極高的現象級作品,網絡點播量達到68億,堪稱“劇王”。《甄嬛傳》以及后來火爆銀屏的電視連續劇《何以笙簫默》等,數字版權都源于中文在線。
“超級IP”,也就是“IP一體化”戰略,即圍繞“文學+”,進行基于文學IP的一體化開發,在做電子書等閱讀產品的同時,還要把內容變成電影、電視劇、游戲、動漫等多種形式的文化產品,讓IP價值最大化。“在過去兩年,這個模式發展得非常迅速”,童之磊表示。“因為IP開發需要時間,不像寫作和閱讀可以無縫銜接。將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需要周期。2018年,隨著中文在線的電視劇、游戲等多種IP衍生品推向市場,IP增值開發的部分正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且未來增長應該是爆發性的。”
作為國內最大的正版數字內容提供商之一,中文在線擁有數字內容資源超400萬種,簽約作家2000余位,與600余家版權機構均有合作。旗下互聯網原創文學平臺包括17K小說網、湯圓創作、四月天,駐站網絡作者人數超370萬。
目前,中文在線從IP內容的挖掘孵化,到IP的全方位運營,以及IP一體化開發所需要的產業鏈布局已甄成熟。多部主控型超級IP項目,如軍事題材的《叢林兵王》,歷史題材的《拜相為后》,探寶題材的《大寶鑒》,驚悚題材的《羅布泊密碼》等正在推進中,同時還有《冰上無雙》、《雙蛟計》等多部待開發“超級IP”。
對于出版而言,版權先行。童之磊深諳版權對保障作者、出版機構與讀者等多方權益的重要性。“數字圖書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版權問題,我們致力給讀者提供正版優質的閱讀環境,中文在線通過‘先授權,后傳播’的方式,通過和出版社、作者簽訂正式授權協議,從根本上解決數字版權問題。中文在線能夠非常自信的承諾百分之百正版。”童之磊談到,
中文在線聯合數十家出版機構、律師事務所及眾多知名作家共同發起成立了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在互聯網領域起訴盜版網站上千家,運作維權案件上萬起,涉案作品超過十萬部,切實保護了作家和出版機構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同時,在版權保護方面,中文在線獨創了技術保護、行政保護、司法保護、社會保護的“四位一體”版權保護體系,在過去的幾年當中,已經為上千位作家的上萬部作品,進行了有效的維權和保護。
多元、立體,是“超級IP”的重要特色,怎樣保持每個環節的高水準,又如何形成各方共贏的產業鏈?童之磊提出“三同”理念:一是“同心”,各環節的合作方要有對IP內核的深刻理解,認同內容本身的價值 ;二是“同質”,必須每個環節的質量相統一,才能最終形成精品。懷有共同心愿者,還要有相應的水準去實現;三是“同制”,創建共贏的合作協同機制。而這最后一“同”,在實踐中“是最難的”!
如何開拓,以求“同制”?童之磊從實際層面出發,認為以資本為紐帶,進行資本層面的合作,如與萬達等業內頂級企業成立合資公司,進行超級IP的聯合開發,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2015年,中文在線A股上市,成為“國內數字出版第一股”。資本的力量由此顯露。童之磊介紹到,公司充分發揮“文化+科技+金融”疊加效應,業務內生與投資并購雙輪驅動,完善了包括文學、影視、游戲、二次元等整個泛娛樂產業布局,最大化釋放文化魅力。“‘文化+科技+金融’則為產業帶來無限可能,三者的結合將最大限度打破文化的疆界,為文化出海、交流融合提供日益增長的可能性”。
突破資本層面,童之磊也期待整個行業的機制建立。面向未來,這才是行穩致遠之道。
“雙輪驅動”推動中國文化走出、融入
2016年和2017年,童之磊赴哈佛大學作訪問學者,此間收獲頗多,“可以講上一整天”。“我接受哈佛大學的邀請做訪問學者,就是為了解海外市場,跟合作伙伴交流,發現市場機會。實際上,中文在線在2017年下半年,才開始推出海外產品,視覺小說平臺Chapters是我們推出的第一個面向海外的產品,今天,包括游戲在內有多款產品已推向海外市場。”
2017年秋,童之磊偶遇了該校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包弼德教授,兩人的此次相識,成為后來CBDB(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引入中國的伏筆。相遇半年后,在兩人推動下,中文在線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等共同簽署了CBDB項目合作協議,推出產品“引得”。“引得”作為數字人文資源平臺,共收錄從先秦到晚清約43萬人的傳記、著作資料(約4億字)。
作為國內最大的正版數字內容提供商之一,中文在線既要促成“引得”這樣優秀的人文項目落地中國,也要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童之磊認為,數字出版是中國文化“走出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幾乎與此同時,英文視覺小說平臺Chapters推出。Chapters是以視覺化的方式把小說呈現出來,過去小說是單向的閱讀,現在變成雙向,不但可以看,還可以互動,用戶參與到劇情當中。
Chapters核心目標受眾是以英文為母語的人群。對此,童之磊解釋說,“我們希望直接進入海外的主流社會,畢竟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讀者會首選英文文本進行閱讀”。作為一個英文平臺,Chapters在2017年9月份推出時,用戶只有數百人,現在平臺上的用戶已經超過1000萬;多次登上安卓平臺Top-Free &Top-trending榜首,是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目前,Chapters作者源有兩方面,一類是在國際上廣受歡迎的中國作家,比如劉慈欣;另外一類是純粹的西方作家,把他們的作品改編并放到Chapters平臺上,這兩類作者都很受歡迎。
結束兩年的哈佛之旅,童之磊歸國后,中文在線“文化出海”戰略正式提出,童之磊將其設置為“雙輪驅動”,一個是內生型的業務發展驅動,另一個是外延,投資并購驅動。“我覺得非常難的一件事情,是要真正找到文化的公約數。如果去海外做一件跟中文在線完全沒有關系的事情,肯定沒有優勢。反過來,如果只是簡單地把在中國做好的產品推動到海外去,可能受眾也寥寥。想要找到那樣的公約數,一定程度上,你需要創造一種全新的文化產品,既基于中文在線的文化基因,又能夠符合海外市場的需求,這是我們要做的,也是我們將Chapters直接做成英文平臺的初衷。”
中文在線做的事情,都是基于核心能力進行“同心圓”式的開發。我們做文化、教育超過十幾年時間,這方面的基因很強,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都是基于這一核心能力。
實際上,2018年,剛剛起步一年的中文在線海外部分已經對集團整體營收有所貢獻。長遠來看,童之磊希望中文在線的國際化,包括“引進來”和“走出去”,能夠貢獻一半收入,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家國際化企業。“我認為中文在線未來目標是世界級的文化教育集團,是向全球市場提供服務,而不僅僅是中國市場;作為一家數字出版集團,出版的未來如此可期,一切皆有可能。這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假以時日,但我們有耐心,也有信心。
2019-05-07 11:38